redline
对外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演出信息

“海峡百灵两岸情”——吴佳蓁竹笛交响音乐会奏响国家大剧院

2015-06-11 11:14:02 3506次浏览  来源:本站

 

    由安徽乐团主办的“海峡百灵两岸情”——吴佳蓁竹笛交响音乐会,于201568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成功举办。两岸情音乐会是安徽乐团十多年来致力于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漂亮品牌,今年请来有“台湾笛子公主”美誉的青年笛子演奏家吴佳蓁、台湾著名指挥家顾宝文博士,担纲大梁为观众带来一系列竹笛与交响乐团共同激荡出的崭新听觉体验。可以说如此高规格的音乐会是中国首场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笛子交响音乐会。

    整场音乐会由六首笛子独奏(协奏)作品和三首器乐合奏作品组成,分别是:《回乡》(交响乐团版首演)、《序奏与快板》(交响乐团版首演)、《榴园春》(世界首演)、《卡巴列夫斯基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一、二、三全乐章 竹笛版 (北京首演)、《大红花开》笛子与乐队-<生命初开><风雨飘摇><猛烈绽放> (世界首演)、《小放牛》(交响乐团版首演)。当晚的音乐会,吴佳蓁端庄大气、声情并茂,乐曲演奏酣畅淋漓,音色干净且富有张力,强弱缓急也拿捏得十分到位。

《回乡》由叶红旗老师作曲,创作于1995年,音乐取材来自于河南的“苦调”。叶老师是佳蓁的笛艺导师,是地道的南京人,早年留学日本六年,之后又在台湾生活二十五年。这首乐曲正是他由海外回到故乡,感慨万千的心情写照。

而本场音乐会的重头戏,笛子协奏曲《大红花开》,是作曲家陈才特意为吴佳蓁量身打造的一首作品。乐曲主题欢快热烈,语言新颖却不生涩。第一乐章以“长线条”的手法,凸显了竹笛乐器的旋律线特点,而乐队配器中加入响指来模仿雨点声声,也颇具新意。第二乐章的快速指颤音及连续十六分音符的循环双吐通过乐队的烘托,使得独奏笛与乐队交相辉映。紧接出现的第三乐章以高音D长音开篇,通过跳动式的快速半音阶技巧, 恰如其分的展现出生命初开总要历经风雨,这是生命一次次的洗礼,一次次的吸收,开的越大被雨水敲打的越多,奋勇直上才不枉时间的衡量。“真是一首竹笛作品中难得的佳作!”坐在观众席的著名作曲家杨春林先生不由得拍手称道。

现代派作品《序奏与快板》,也非常有特色,佳蓁的演奏高音如裂石穿云,弱奏如细语绵绵,吐音、变化音、花舌、滑音更是干净利落,可圈可点。

 

 

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变化音多且复杂。三个乐章中,佳蓁对二乐章慢板的演绎尤为完美,绵长的气息,充沛的情感,完全超越她这个年龄段对乐曲深度的理解。

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作品《小放牛》是笛界泰斗陆春龄的代表作,佳蓁与恩师(叶红旗)、师伯(陈惠龙)同台献技,意义非凡,体现着他们师徒对竹笛艺术继承、传播的可贵精神。

 

 

 

安徽乐团所演奏的几首乐队器乐合奏作品取材均来源于人们耳熟能详的徽州民歌、戏曲。地道的安徽音调,传统的民间素材、浓郁的地域风格加上西洋乐的现代配器,别有一番风味,让人耳目一新。

观众们对当晚的音乐会非常满意,“吴佳蓁今晚的演奏状态不错,从头到尾都很稳定,她天生适合上舞台,是演奏型人才,驾驭舞台的能力已经完全超越了她的年龄,很精准、很细致,难能可贵。”

吴佳蓁本人表示:“与安徽交响乐团合作排练十几天,学到了不少东西。乐团中有的声部与笛子很相似,两者相碰撞,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作用。在作品的理解与诠释上与作曲家、指挥家沟通了好多次,尤其是很多首演的曲目,《大红花开》、《榴园情》、《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等可以说都是实验性的,前面没有范本,自己感觉背负着巨大的使命。同时,我自己也有很多地方可以再修正、再进步。”

安徽乐团宇洪杰团长表示:“两岸情音乐会是安徽乐团十多年来致力于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漂亮品牌,自2003年起连续12年举办,今年已经是第13个年头了,每年台湾音乐人均结伴来皖演出,安徽乐团也先后多次赴台演出,音乐会本身已成为皖台文化交流的一个文化品牌,成为连结两岸情谊的“音乐纽带”,皖台音乐人在这个平台上共同谱写两岸情谊。今年请来有“台湾笛子公主”美誉的青年笛子演奏家-吴佳蓁、台湾著名指挥家-顾宝文博士,担纲大梁为观众带来一系列竹笛与交响乐团的作品,希望能够带给观众全新的听觉体验。”

 

Copy © 2012 安徽乐团版权所有 皖ICP备12010697号-1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45号 邮编:230022 电话:0551-63639071